「人的心聲是絕對不能無視的。」 – 解憂雜貨店

係現今世代唔少人人對談論死亡都所忌諱。無論係新聞睇到有人死亡、不得不面臨的離別與割捨、經歷身邊摯愛既離世、又或者親身經歷死亡邊緣,都令我地對死亡產生印象或感覺,而呢份經驗同感覺都會係我地生命上或者對死亡既認知產生一定既影響。對於死亡同離別,你又有冇想分享既故事、心得或者睇法?面對痛失親友,你又有冇難以啟齒既需要或大眾無法理解既感受?心繫心提供平台給予大眾以及喪親人士分享訴求同內心既感受。

心繫心開設左匿名投稿專區,一個既可以分享你既故事同時保障投稿者私隱既平台!你只需要輸入投稿內容,唔需要記載任何個人資料就可以提交就完成流程。如果你都有野想分享,歡迎click入以下QR code搵得到:

日月媽媽 (Joyce) - “跟 Heart-to-Heart Life Education Foundation心繫心生命教育基金 走了一趟非常有意義的「死旅·圖生」。 重新認識了我們的香港民間歷史,從中西區出發,穿過小街斜巷走到醫學博物館、PMQ、大館,由太平山區的鼠疫防疫,建築物再生和樹牆的生死,到監獄裡經歷一場昔日生死的場景。然後,一同在香港公園的太極園來一次靜觀步行,在面對SARS 英雄雕像前思考人的生生死死,不能沒感覺,再走到跑馬地墳場,聽聽昔日的香港地歷史,又一次回到昔日的場景,想像前人的人生抉擇和生死時刻。 很欣賞活動義工們的細心安排,環環緊扣的景點與詳盡的資料講解,儘管今天悶熱非常,身體也極疲累,但這趟生死之旅,很值得。”
我不再孤單了!(鳳)- 人生總會遇上一些令你改變的人和事, 自小性格孤僻倔強的我, 對事冷漠, 遇事不會主動爭取, 更莫說道: 體恤、憐惜他人……與今天的我, 反差極大, 簡直是判若兩人。 憶記多年前, 從澳洲回港後, 開始找工作。 但中年轉職的我, 踫巧遇上2003年沙士期間, 工作不易找, 一直搵了大半年, 從初時心儀的薪金水平, 要求一直往下調, 但見工面試的機會仍然不多… 回港時的躊躇滿志早已消磨了! 由於年輕時曾在製衣廠做過, 所以看到報紙上一個需外勤找物料, 要有製衣工作經驗的小廣告, 我打電話約見工。 與我見面的是王先生, 他談吐溫文、風趣、有禮, 這次會面感覺很好, 講到待遇, 我與他說了一個數字, 當時心裡只想找一份願意聘請我的工作, 也不計較了, 所以就此見成工了… 上工後, 許多瑣碎事項都會請示王生, 他總是態度從容, 微笑地應答, 完全沒有老板「架子」, 即使是對公司裡的清潔工, 也是無分彼此…… 也因為王生, 各同事相處融洽, 全公司上下就恍如工作團隊一般, 每人都肯為工作做到盡善盡美而拼搏! 可惜, 好景不常, 在這公司任職到第七年時, 王生因隱性心臟病而瘁逝, 出事那年他才39歲… 全公司同事都非常悲傷, 不捨得他離去… 回想這幾年的光景, 一直與他合作無間, 心裡想道: 能夠與他共事過, 是畢生的榮幸, 非常感恩! 後來更得知, 王生早前已簽了器官捐贈卡, 在家人的同意下, 他捐出了眼角膜與皮膚, 遺愛人間。眼角膜救助病人視力,恢復光明;而皮膚是用於拯救被火燒傷或化學品灼傷的病人。 此事令我對王先生更多添一份敬意,他大愛無私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明白自己的責任,利用餘生的時光去幫助更多需要我們的人。 數年後因公司結業而離職, 之後我加入了很多社福機構當義工, 這是以生命影響生命的工作, 當中包括: 探訪、 電話慰問、短暫陪伴、為長者編寫生命故事書等等…也因為編寫生命故事書, 不單為我圓夢, 因我從來沒想過自己可以有能力寫書; 而且, 也因著這活動, 認識了一些非常愛惜我的長者, 她們更待我有如親女兒, 甚至自費將她的故事書加印, 真的非常開心, 很有滿足感啊! 真心的, 參與義工活動, 所得到的是比付出的多…由於義工是基於社會公益的參與, 及於幫助街坊的過程中, 漸漸地彙集累積了許多朋友, 因此, 今天的我, 不再孤單了, 情深說話好想講, 假如某一天我可以重遇王生, 好想再說一次: 多謝你! 我知道: 我不再孤單了!